热点新闻

热点新闻

Service support

丛林四大佛事——出坡

丛林四大佛事——出坡 第1张
丛林把劳动称为"出坡",因为寺院多在山上,大众要到山坡上劳动的缘故。出坡又称普请,是禅林中从事作务劳役时,普遍邀请大众,上下合力进行劳作的规制,今俗称"出普坡"。

“普请”一词契合佛教平等、普遍、圆满的教义,在很多佛教经典中都能见到,其含义并不限于出坡劳动,如《大方广普贤所说经》:“普请”十方一切诸佛护念;《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》:普请于众生,令不堕贫匮;律制信施请僧应供应“普请”、“次第请”,不得“别请”。

到唐末年间“普请”一词专用于禅林,特指禅刹中普请大众令从事作务劳役,如晒藏、洒扫、搬柴、摘菜、送亡等。《敕修百丈清规》记载:“普请之法,盖上下均力也。凡安众处有必合资众力而办者……除守寮、直堂、老病外,并宜齐赴。当思古人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之诫……”
 

禅宗达摩祖师、慧可大师、僧璨大师几代禅师一直遵循印度佛教风习,奉头陀行,一衣一钵,乞食为生。

四祖道信大师在双峰山广聚徒众,耕作自养,这在禅宗史上是一创举,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优良传统。自此禅宗出家人开始种地,经济有了保障,使禅宗得以发展壮大。
 

至百丈怀海禅师,更将出坡普请定为丛林规制,并以身作则,带领僧众下田耕种、参与农事。弟子见他年老,多次劝他休息,甚至暗中藏起他的锄具,百丈禅师找不到农具,无法作务,当日便不肯用斋,故有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之语流传于世。

从此丛林每有劳动,便由僧值师宣布,住持和尚躬先领头,为人表率,无论上下,都须一起参加劳动。

出坡的意义

丛林出坡普请,有多重意义:

第一,从利他中完成自利:通过为大众服务,扩大自己的心量,培养慈悲与智慧,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;

禅门中有一则关于出坡的公案:

一位青年僧侣请教赵州禅师:“弟子刚入佛门,恳请禅师慈悲教导,引领契悟禅道。”

赵州禅师问:“吃过饭了没有?”

青年僧侣回答:“用过了!”

“既然吃过饭,那去洗碗吧!”

过了一会儿,青年僧回来说:“碗已洗净了。”

赵州禅师又道:“去扫一扫地吧!”

青年僧侣忍不住了,问道:“难道参禅学道,除了洗碗、扫地以外,就没有别的了吗?”

赵州禅师回答道:“除了洗碗、扫地以外,还有什么叫做禅法?”

出坡劳作是一种修行、一门功课,了解丛林出坡的意义,不仅是去发心落实,更能乐在其中:拔的是草,除去的是自己贪瞋痴的烦恼;扫去灰尘,换来一片清净心地……

明理的劳作是福慧双修,过去诸佛、祖师大德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积累福德,成就佛道,所以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次出坡的机会,从劳动中体会禅悦法喜,福慧双修、自利利他。

第二,于劳动中磨炼心性,体会“动静一如”,诸多禅宗祖师,多有在挑柴运水中悟道,因此,出坡不仅是修福,更是成就道业的契机。

第三,大众分工合作,团结一心,共同劳动,使来到道场的善信们见此情景心生欢喜,对佛法更加有信心。
 

 

(深圳市祥和弘业电子有限公司,专业制作生产念佛机,播经机,梵韵机,经过多年砥砺发展,自由2000平工厂,祥和打造出一条包括研发,生产,品牌,渠道,服务的完整产业链,未来公司将努力开拓市场,将产品覆盖到太阳能念佛机,播经机,国学机,音乐机,视频机,道教机等产品,保持行业稳中求进。【转自网络,侵删致电】)
编辑:梵韵祥和发布时间:2021-08-30 14:28:49